一、上半年我國鉛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一)鉛的生產發生結構性變化
今年以來,我國精鉛生產保持穩定增長,但結構發生變化,表現在地區發展不平衡和再生鉛產量增速加快,比重上升。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上半年我國精鉛產量同比增長7.3%,為177.9萬噸。和往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相比,今年以來的增速適度。CNMn。去年發生的“血鉛事件”給河南這個重點產鉛地區的生產帶來巨大壓力,企業主動淘汰了燒結機,加上今年以來鉛價低迷,精礦緊張,冶煉廠開工率較低,上半年河南地區精鉛產量同比下降22.8%。但是,江蘇、上海、安徽、山東和湖北等再生鉛主產區產量大幅度增長。上半年全國再生鉛產量同比增長17%,即增加11萬噸,達到62萬噸,占同期精鉛產量的34.8%,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二)精鉛消費增速高于生產
因汽車、通訊等領域增速逐步減慢,我國精鉛消費增速低于預期,但高于同期生產增速。上半年我國精鉛表觀消費量為173.8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近1%,下降的原因在于去年同期進口精鉛多,今年精鉛進口減少,產量增速減慢。根據對各用鉛領域的調研,預計上半年我國實際精鉛消費量增幅9%左右,高于生產增速約兩個百分點。
(三)進出口平淡
今年以來,國內礦山增產明顯,而國際市場精礦供應緊張,加工費持續下降,因此精礦進口減少。據有色協會和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鉛精礦82.1萬噸,同比增長55.8%;同期進口鉛精礦60.4萬噸(實物量),同比減少15.3%。
今年前四個月,我國精鉛保持凈出口局面。然而,隨著國內外鉛價比值的提高,融資性需求增加,出口減少,從5月份開始精鉛轉為凈進口。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進口精鉛8097噸,同比減少93.6%;出口精鉛11395噸,同比增36.4%;凈出口精鉛3296噸,去年同期為凈進口12萬噸。
(四)國內外鉛價持續下跌
上半年國內外鉛價持續下跌,但由于去年同期太低,平均價顯著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期貨收盤價最高為年初的2680美元/噸,最低為6月中旬的1554美元/噸,平均為2110美元/噸,同比上漲58.0%。同期現貨平均價為2085美元/噸,同比上漲56.7%。
國內精鉛價格與外盤走勢基本一致,總體下跌,但跌幅小于外盤。安泰科統計,全國生資市場上半年均價主要在14000~16000元/噸之間運行,平均價格為15568元/噸,同比上漲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