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鎳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一、國際市場鎳價沖高回落
自年初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價一路上揚,4月20日最高沖至27585美元/噸的高點,此后急轉直下,二季度倫敦金屬交易所現貨鎳價為22365美元/噸,同比,三個月期貨鎳價格為22431美元/噸。與一季度鎳價上揚、庫存下降相反的是二季度倫敦金屬交易所庫存急劇回落,從3月底的15.6萬噸回落到6月底的12.4萬噸。
2010年1~6月份倫敦金屬交易所鎳現貨平均價為21213美元/噸,同比上漲81.1%,三個月期貨平均價為21278美元/噸,同比上漲79.2%。
二、國內外鎳市場差價逐步縮窄
2010年4月上旬,國內市場鎳價低于國際市場達到3.2萬元/噸,此后隨著國際市場鎳價的猛跌,國內金川調價的速度并未相應跟上,因此兩個市場的價差進一步縮窄,截止到6月底國際國內的鎳價差只有每噸數千元,因此跨市套利的機會逐漸減少。上半年鎳價的回暖推動了中國含鎳生鐵企業大規模地重啟產能,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我國鎳鐵產量(鎳金屬量)達到創紀錄的8萬噸,預計全年將超過15萬噸,約占我國原生鎳供應量的一半。
三、鎳產品進出口貿易分析
2010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鎳礦980萬噸,同比增加81%。其中自印尼進口573萬噸鎳礦,同比大幅增加145%,從菲律賓進口382萬噸鎳礦,同比增長39%。從印尼進口量劇增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電爐鎳鐵企業產能迅速擴大,對高品位鎳礦需求也隨之增加。此外,上半年我國還從西班牙、澳大利亞和贊比亞等國家進口約25萬噸鎳精礦,主要銷往金川公司。上半年,我國共進口未鍛軋非合金鎳8.7萬噸,同比減少25%,隨著國內外鎳價價差逐步縮窄,我國未鍛軋非合金鎳的進口量開始回落。上半年共進口鎳鐵7萬噸,同比減少44%,國外不銹鋼企業開工率上升以及國內鎳鐵產量增加是導致我國鎳鐵進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我國累計出口未鍛軋非合金鎳3.3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245%;這是因為隨著國外不銹鋼行業復蘇以及國內外鎳價長期倒掛,為了套利,大量積壓在港口保稅區倉庫的鎳被再出口。
四、國內鎳供求情況
上半年,我國電解鎳產量為8.2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甘肅、新疆和云南仍是我國電解鎳主要產地,隨著一些民營企業項目的陸續投產,江西、廣西和陜西等地的產量也開始增加,國內電解鎳產能正在穩步增長。綜合電解鎳、鎳鹽和鎳鐵產量以及各類相關鎳產品的進出口量,上半年,我國鎳表觀消費量為25.2萬噸,同比減少12.5%。預計全年我國鎳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1.3萬噸。而2010年我國鎳消費量為45.4萬噸,因此2010年我國鎳市場新增庫存近6萬噸。